欢迎您访问深圳自考网!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深圳自考网LOGO

服务热线:177-2280-6683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自考美学笔记第三章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05:46:49阅读数:

  第三章 美感论

  一、基本概念(识记)

  1.什么叫美感:

  “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束缚后精神上的自由感。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2.人类美感和动物快感的本质区别:

  (1)动物的快感是在自己生命力发展的过程中,追求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感觉,它是本能性的,既无意识,也无自由,是它的种族的属性,先天规定着的。它只是整个种族的特征,而不是个体动物的特性。

  (2)人类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有个性的,是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它决不只是自然的禀赋,而是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经过世代积累,所诞生和形成起来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的本质力量。

  3.原始人美感的特点:

  (1)以模仿动物为美。

  (2)有着“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3)包含着超自然的神秘观念,或与特定的观念相联系。

  4.内在感官说

  这是18世纪英国学者夏夫兹别里提出的,认为在人的视听感官之外还有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后人又称为五官之外的“第六感官”。以此将人的审美能力等与动物的一般感官反应区别开来。

  5.“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1871年德国学者费希纳开始创立实验美学,倡导通过实验、观察、内省、核对等方法对美学进行研究,称之为“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区别于柏拉图、康德、黑格尔以来思辩的、逻辑的研究,即“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主义传统,对现代心理学派的美学有很大的影响。“自下而上 ”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两者应该共存互补。

  这里的所谓“自上而下”是古希腊以来的传统美学方法,“上”有“形而上”的意思,主要指传统的思辩方式,“下”有“形而下”的意思,主要指具体的感性和实证方法。“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是美学家们经过思辩,通过观念去分析现实。后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一传统的方法在19世纪受到了挑战。学者们注重从具体的现象出发,重视对具体心理的量化研究。

  6.感受:

  感受是感觉器官对对象的印象,这是美感的起点。由于审美对象始终不脱离感性对象,故感受是审美活动作为感性活动的前提。审美感受有两个特点,一是新鲜感,一是情感的荡漾。

  7.审美中的想象: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按照情感的逻辑进行活动的。

  8.审美联想:

  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它以记忆为基础,在审美活动中,旧的知觉与新的知觉表象,相互重叠组合,在记忆中经由新的、类似或相关的对象的触发,产生联想,从而使既有的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9.审美联想的基本类型:

  (1)接近联想指在时空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上将两者联系起来,由甲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感反应。如“眼望着流云想起了你”、“爱屋及乌”。

  (2)相似联想指两件事物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相似,使人们习惯上把两者联系起来,由此物想到彼物。此喻、象征等手法都属于相似联想,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其它如由桃花想到人面,由松树想到英雄等。

  (3)对比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联想,从而强化了对两种事物对立关系的理解。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他人的爱情想到自己的孤独等。

  二、基本理论

  1.美感产生的历程:

  这个问题关键要抓住美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虽然以感官的快适为基础,但与动物的快感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美感在本质上是与人的本质密切相关的。美感的诞生是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的。我们在讲美感诞生的时候,首先要讲人的诞生。讲到人自身是由劳动创造的,既以动物性的本能为基础,又超越了动物。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开始,也是美感的开始。人有两种本能欲望,一是生存欲望,一是生殖欲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人的这两种欲望升华了,进化了。从生存欲望讲,它使人能动地改造环境,使环境适应人的选择和需要。从生殖欲望讲,动物性的选择,经过社会化的改造,在形式上对于形体美的追求,在内蕴上升华为爱情。这就超越了动物的本能与快感。

  来源

  ────→

  人的诞生:         动物 (劳动的作用) 人

  ↓               ←────

  ↓                超越

  美感的诞生:    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

  动物的快感 ──── 来源 ────→ 超越 ──── 人的美感↓                        ↓

  生存欲望 ─────────────────→ 人对环境的改造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生殖欲望 ──────────────→ 人在形式上对形体美的追求

  2.美感的历史起源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1)美感是适应人的社会实践需要,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联系)

  (2)审美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一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特定的实际需要,通常要改变客观对象,而审美的实践活动则不需要改变观对象,不必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它欣赏由多种形式所组成的对象,给予我们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区别)

  (3)a.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会促进人类美感活动的扩大和发展。 b.人类美感活动的发展也促进人类的实践活动向更高级更自由的境界发展。(相互作用)

  3.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

  (1)美感的存在,须以人的审美能力为前提。审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的颖悟能力。这说明审美是需要先天的感受基础的。耳聋不能欣赏音乐,瞎不能感受色彩。另一方面,审美能力还是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由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造就起来的。这尤其体现在艺术的创造和鉴赏中。

  (2)美感的存在,须以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传承性。一个时代共同的社会文化氛围造就了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心理。每个人的审美心理,既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共同性,又体现了由个人气质、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所造就起来的个性。

  (3)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人对这个世界,可以有多重角度,多种态度。其中有纯客观的认知态度,有纯主观的实用态度。以松树为例,植物学家对它进行分类,研究它的生物特征,这就是一种认知态度,木材商人评估它的经济价值,便是一种实用态度。审美关系则超越了一般态度的认知关系和实用关系,英国的布洛则主张与对象保持一种适度的、非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这就是一种审美态度。

  (4)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动物也有基本的感觉能力,有些动物在视觉或听觉上还超过了人类。如老鹰的视觉、猴子和兔子的听觉等,均超过了人类。不少动物还有初步的情绪反应,如牛会流泪等,但那只是动物的本能反应。人则由于具有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环境,人化了自然,也人化了自己,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4.审美活动中感觉的一般特点:

  (1)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官的一般感觉是美感的基础。感觉是由客观对象的刺激和主观对对象刺激的反应这两方面组成的,这就既离不开光、色、形、声、味等形式因素,也离不开主观的视听等感官因素。

  (2)人在审美活动中的感觉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和精神的意义。而且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因而能逐步丰富、进化和完善,而不像动物的感觉那样是一次性的。

  (3)美感与认知、道德感之间的差别在于,在这种感觉中,体现了人的特定的主导意向。这主要表现在由社会文化所造就起来的心理,受特定情感的支配,对对象的形式作出特定的反应。因此这种感觉与认知、功利等方面的感觉是不同的。而且受文化原型的影响,会形成特定的感受模式和传统。例如人们以杨柳表达惜别的心情,故在告别时见到杨柳,会别有一番感受。再如对鸽子的感受,对玫瑰的感受,乃至对白布和黑纱的感受等,都分别与对和平、爱情、死亡等感受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感觉在生理的层面上,感官对对象只是一种刺激和反应的关系,但在支配感觉的心理中,却体现着特定的文化心理。这就使得审美感受时打上了特定的情感色彩。

  5.美感的生理机制与动物性感觉的区别:

  (1)人的美感的生理机制以动物性感觉为基础,更具有社会性特征。美感要以人的动物性的感觉为基础,人的感官的自然能力不一定超过动物,如视觉不如很多鸟类,听觉不如狗等许多兽类。人的感官的价值在于它具有社会性特征,这使得人的美感不只是停留在感官层面上的快感,而具有精神的意义。与人的内在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因而具有精神的意义。

  (2)动物的感觉是一次性的,缺乏积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觉则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因而能逐步丰富、进化和完善。所谓的无意识的原型,正是在动物性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人的感觉能够产生美感的基本原因:

  (1)人的感觉特别是视觉和听觉,能够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感觉的自由性是美感产生的前提。这说明感觉不仅能为对象所吸引,而且能与对象保持适度的距离,对对象作观照,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与满足。

  (2)人的感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所以既能认识,又能审美。人的感官既是认识的器官,又是审美的器官。

  在现实生活中,令人愉快的对象,常常符合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符合目的,指对象符合于主观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符合规律,指对象表现出形式的和谐与完美。从中体现出人的感觉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3)从审美的角度看,人的感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

  (4)与此相联系的,人的感觉还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从而把有限的感觉能力推向无限丰富的体验。人的想象力受情感支配,使感觉超越时空的局限,对感觉印象进行整合,在心中创造出符合理想的自由的形象。

  (5)人的感觉器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锻炼,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了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感觉,并且使得器官变得灵敏,有高度的审美能力。人的感觉在生理结构上是天生的,古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人的社会心理,则在不断发展。而且其形式感,包括语言和外在物质符号形式却在不断发展,这就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锻炼,尤其是对于艺术的创造和欣赏。

  7.什么叫直觉,它具有哪些特点:

  直觉也是一种单纯的感觉活动,它把我们感受到的外物,经过心灵的综合作用,表现为意象。这种意象既包括对象的感性形式,同时又是心灵的情趣表现。它看起来不假思索,就能在瞬间对对象有深切的感悟。美感中,直觉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1)感觉的直接性。开门见山,一见钟情。感受时,能让人当下直接体验到,或直接抒发性灵,不绕弯路,不矫揉造作。

  (2)感觉的突然性。心与物突然相遇,如同在灯光阑珊处猝然见到了梦中的恋人,常给人来无踪去无影的感觉。

  (3)感觉的专注性。在直觉中,我们常常凝神观照,目不旁涉,全身心地扑到了审美对象之上,似乎忘记了整个世界的存在。

  (4)感觉的透明性。直觉所面对的,虽然是局部、个别、具体的感性对象,但人的感觉却可以在直观的感性形式中对对象进行整体的领悟与把握,把感性经验与超感性的经验统一起来。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8.直觉与知觉的不同:

  (1)直觉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知觉则具有一种整合作用,体现了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直觉虽然经历了心灵的综合作用,但它所感受的主要是一种分散的、个别的印象。知觉则把这些印象加以区分和概括,形成完形的整体。

  (2)直觉排斥概念,完全专注于对象的外观形象,知觉则开始有了概念的活动,把一定的概念赋予事物的感性形象,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9.直觉的基本规律:

  (1)直觉的获得,虽然得之在瞬间,却与平日体验和修养的积累息息相关。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常常会有不同的直觉。

  (2)直觉本身是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的。直觉虽然表现为不假思索,但在艺术活动中会不断获得深化和完善。

  (3)直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转换和流动。

  10.情感在审美中的作用,情感和审美想象力的关系:

  (1)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在感知的触发下,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的色彩,对审美心理的总体活动起着推动作用。审美情感虽然以日常情感为基础,但审美情感主要是满足人们高级的精神需要。同时,这种情感从直观的、狭隘的个人功利中升华出来,蕴含着更为丰富、深刻的社会性的内容,能推动着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创造。

  (2)在审美活动中,想象力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这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a.情感是通过想象移入到对象之中的。人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情感,是通过想象而得以满足的。艺术更是在情感的推动下,想象力作用的结果。

  b.随着情感的变化,形象通过想象力而获得改变或夸大。想象力的作用,常常使对象变得不可思议,但却更符合人的情怀。合情而不一定完全合理,这正是审美感受的特征。

  c.作为想象力活动的幻想,体现着情感的逻辑。幻想或设身处地,以假当真;或情之所至,化无为有。情感的体验是真实的,而形象则因情感而幻生。于事则无,于情则有。

  11.审美中的理解特征:

  美感作为具有社会性意义的精神活动,其中必然包含着理解。许多艺术作品常常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就是因为其中包含着理解因素。不过,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钱钟书曾这样比方审美中的理:“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无痕有味,体匿性存。”也就是说,理在美感里是融汇在情之中的。欣赏者不是经过逻辑推理,而是通过感性领悟、经由动情的途径获得这种理解的。

  12.审美欣赏活动和“品味”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在于:

  (1)都建立在感觉器官之上的。

  (2)都难以用确定的概念来形容。

  区分在于:

  (1)品味主要是一种官能上的享受;而审美欣赏是一种精神上的充满了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

  (2)品味有一些固定不变的物理规律;而审美欣赏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事实。

  (3)品味的差异性不仅有限,而且固定;而审美欣赏因是精神上的再创造,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因而主观的差异性极大。

  三、分析阐述题

  1.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是如何实现对对象形式的整合的?

  审美活动中的知觉是把一定的概念赋予事物的感性形象,从而在感性之中体现了理性的高度,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象则指感性的物质存在被转化为内心的印象。在审美活动中,知觉和表象把对象从客观转向了主观,并且使得人们能动地把自己的情感赋予了客观世界,使得客观世界变成了人化的世界。知觉和表象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客观对象的形式进行整合:

  (1)选择作用。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积极、能动地感受客观世界。其中就涉及到选择问题。审美时,人们的知觉常常根据自己的处境、趣尚、特定时刻的情感状态对对象进行选择。人们在摄影时,是选择朝霞,还是雨后,都体现了主观的情趣。有人喜爱色调敞亮的对象,有人喜爱幽雅、恬淡的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必然就有选择。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乃是在感受过程中强化了自己所感兴趣、所看重的优点,弱化了自己所不在意的缺点。这也是一种选择。

  (2)意向作用。选择是有意向的。选择的意向与人的先天气质生活经历和情感状态有关。人们在高兴的时候,可以领略到小溪的欢腾,在忧伤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花的流泪。同一条大河,到底是在怒吼,还是在欢呼,与感受者的心境有关。同样猿声,到底是哀鸣,还是欢叫,也与感受者的意向有关。

  (3)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觉对于客观外物的“形”起到“组织”和“建构”作用。这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了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它体现了感受的完整性。欣赏者在对象的景之中渗透了主观以情感为中心的心理感受,是一种情景交融的整体感觉形象。

  这样一个情景交融的整体感觉形象,便不再是客观世界了。而是由客观世界转化而来的审美意象。

  2.什么是通感?为什么在审美活动中会有通感现象,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审美活动中的通感现象。

  (1)什么是通感?

  通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心理现象,指从感觉的整体出发,在诸心理功能统一的基础上,不同感觉之间的感受借助于想象力的作用面相互挪移,各感官相互为用,更换官能的感受领域。这是一种辅助的心理功能。

  (2)为什么在审美活动中会有通感现象呢?

  a、我们感受对象时,虽然主要以某一对象为主,但实际上是从人的整体出发的,几乎各种感觉都调动了起来。

  b、为了更好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要借助其它感觉器官的补充和帮助。如画中的所谓“湿”,乃由视觉调动触觉印象的结果。

  c、美感还借助于想象,特别是联想,将感受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到另一种感觉器官。《礼记。乐记》中的“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是以视觉的形象想象听觉的形象。

  d、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可以产生特殊的审美感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这“闹”字,既有视觉印象,又有听觉印象,甚至与触觉、味觉也有关系。

  通感虽有自身的价值,但并不抹杀各感官自身的价值,它只是一种辅助心理功能。

  (3)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审美活动中的通感现象。

  通感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感受之中,如以“甜”来形容歌声。“甜”本来是味觉印象,而歌声则是听觉印象。“望梅止渴”的典故,也是一种通感。士兵听说前方有梅子林,便调动起他们的想象力,唤醒他们的味觉经验,于是口中能够生津,渴遂得到制止。马融《长笛赋》中“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贾岛《客思》中“促织声尖尖似针”,便是为着调动读者的通感。通感的调动,必须借助于欣赏者丰富的想象力。你说促织叫声似针,欣赏者木然没有反应,便无法引起共鸣,同时这种想象力又须以直接和间接的相关经验为基础。“望梅止渴”,最好能有尝梅子的经验,起码能间接知道梅子是酸的,并且有了深刻的印象。听说梅子,才能引起相关的联想,由条件反射而止渴。吴文英《八声甘州》中的“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是作者游灵岩山吊吴宫的词。“酸风”句采自李贺诗,秋风本来是触觉印象,竟然能“酸”,而宫里流出的、包含着宫女气味的香脂竟然能把花染“腥”了,都是以触觉调动味觉,这也表明五官感觉的通用,是经过了心理功能的统合作用的。佛家所说的“眼如耳,耳如鼻”、“六根互相为用”,都与心理的统合作用有关。

  3.试述美感欣赏中的表层心理特征。

  审美欣赏活动的心理特征,一般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而且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但总体上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的。这一点,我们要将它与日常生活的心理活动进行比较。

  (1)形象的直觉性。审美关注对象本身的形象,并且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本身,故是通过直觉来直接观赏。

  (2)注意的集中性。审美时,人要凝神专注,要虚静。与日常生活相比,审美时,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要出神。与日常生活和科学的感知相比,

  a、它不是清醒地认识对象,而是以整个身心去拥抱对象,达到“神与物游”的境地。b、它不是有意识地强制性地,而是不期然而然地吸引我们,让我们情不自禁。

  c、这种形象的观照,是受感性对象的自然吸引,令我们陶醉,而不是强制性的作抽象的理解。

  (3)感受的完整性。这是指形象自身的有机统一。如物体的线条,不是指线条本身,而是指对象的有机整体。对象的局部也要放到整体的境象中去领悟。甚至对象的一鳞半爪,也可以通过想象力丰富为一个整体。

  (4)想象的生动性。人在体味对象时,常常通过想象力赋予对象以灵性和趣味,从而拓展了对象情调。如黄山上的奇树异石,被命名为迎客松、猪八戒吃西瓜等,均让人产生丰富而生动的联想,从而使对象充满情趣。艺术中经常作比拟,也是在调动读者的联想。

  4.试述美感欣赏中的深层心理特征。

  在审美心理的表层之下,还有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构成了审美欣赏中的深层心理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不同心理功能之间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历史与现实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在审美的心理中,又是辩证统一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生理和心理,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两者是有矛盾的。但心理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审美对象常常先获得生理上的快感,进而获得心理上的快感,如色彩、线条、音响等。

  (2)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美感欣赏是个人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欣赏者的个性,包括身心结构的差异,体现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和感受、表现的自由性。同时,这种个性又体现出社会性的规范。

  (3)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在审美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感觉器官来与外物建立审美关系。感觉器官本身是具体的,它在审美活动中所接触的对象也是具体可感的。同时,我们的心灵在感受美的时候,与认知有所不同,不是通过理智对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而是要通过直觉,把情感灌注在审美的过程中,从而沉浸和陶醉在具体对象之中。因此,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从外在感官到内在心灵,都表现出具象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抽象性也能融贯在具象性之中,从而加强具体审美感受的意蕴和美感。这种抽象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审美活动中,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结合,主要是在内心中通过引发丰富的想象来实现的,从而创造出了物我统一的审美境界。

  其次,为了强化某种感情,加强抒情性,有时需要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在具体的感情中加上一点抽象的对比,那感情将来得特别浓郁和深沉。

  最后,在形式美的表现中,抽象化使得对象获得了无穷的表现力。具象的东西之所以美,离不开它的形式。然而怎样使形式更鲜明,更突出,更能引起人们审美欣赏的兴趣,有时却有待于抽象化。中国古代戏曲的程式化、脸谱化,古代诗词的格律化、规范化,都是要把形式加以抽象化。

  (4)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

  在我们的意识中,有一个潜意识层次使我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了美的作品。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另一方面却又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认为美感欣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在我们的内心结构中,表现为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

  美感欣赏的心理特征,有其自觉性的一面,又有其非自觉性的一面。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它们事实上已成为我们心理结构中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当把它们统一起来,以便从不自觉的观赏者,提高到自觉的鉴赏者。

  (5)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矛盾统一。

  功利性本来是指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并满足一定的主观欲望,取得一定的利益。对于美感,人们通常都强调它的非功利性的一面。另一方面,美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满足精神需要本身也是一种广义的功利性。作为高级精神活动的审美欣赏,将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统一了起来。审美一方面超出了个人狭隘的功利打算和利害感,不具备任何实际的物质利益和功利性,但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使人超出庸俗的个人主义的范围,从而达到把人提高到符合社会前进利益的广义的功利目的。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美学笔记第三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sz.com/xxbj/2508.html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深圳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