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12:28:22阅读数: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
杜威一生写了许多的教育著作和论文。他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教育》、《今日之教育》、《人的问题》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最系统和最集中的阐述,它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运动的指导纲领,影响深远,同时它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本经典著作。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理论基础。杜威将皮尔斯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全盘吸收,并有新的发咱蕴含:他情调哲学作为思维的工具的作用。他把哲学看做是人们用来适应环境、整理的一种工具,他认为,哲学必须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必须要以促进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为目的。杜威分析说只有通过教育活动,使实用主义哲学所宣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人心,普遍地使人们接受,如此才能够发挥哲学地最大的效用。
杜威曾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教育必须从经验,即始终从古人的世纪生活的经验出发。
(二)“社会个人主义”社会观
杜威的教育理论同时又是以他的社会学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的。杜威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观点出发,并接受了19世纪实证主义者的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个人的结合产物,他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比喻成字母与字句的关系。杜威还强调,个人的发展在于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也就是说个人必须要服务于社会,而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即表示通过对个人的教育来达到改良社会的要求。
(三)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
杜威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处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心理学也叫“机能主义心理学”。
二、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杜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论述了教育本质地问题。他提出了三个重要论点来对教育本质进行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地继续不断的改造”。
(一)教育即生长
杜威从其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使儿童的本能生长。
在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方面的本质作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这是他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这一思想成为他的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响亮口号。他分析说,在传统教育中“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他提出书本、教师应是为儿童服务的。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杜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并把它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是对卢梭自然力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儿童中心主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是杜威在其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生物化本能活动的产物,完全否定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因而是不科学的。杜威一味强调教育要顺应并促进儿童心理本能的发展,要以儿童为中心,却忽略了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性。
(二)教育即生活
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在杜威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根据“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的思想。他要求把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以便从中能培养出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人,这是杜威社会个人主义观点的具体表现。
(三)“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
这一观点是以杜威的主观唯心经验论的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在杜威看来,既然经验是世界的基础,因此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
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由此他又提出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虽然有一些合理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它在论述教育的本质这一问题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能正确地阐明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
实际上杜威是将“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他说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四、教学理论
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一基本原则。他在论述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时(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是以其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也是在他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批评传统的教学是“三中心”的教学,即以前人的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为中心,而惟独忽略了真正的中心,即儿童本身的活动。杜威要求现代学校要用活动教学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用活动课取代学科课程。
杜威活动教学的主要特点是:(1)以表现和培养儿童的个性为主,即教学中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以儿童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的;(3)儿童从自己的活动、自身经验中学习;(4)教学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也就是说儿童需要学习什么,教学就要适时地提供给他这方面的知识,一切都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总而言之,活动教学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注重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总的来说,杜威提出的以“从做中学”为核心的活动教学体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僵死状态,为学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但是,由于杜威过分强调活动课成和儿童的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一切知识都要儿童亲子去实践获得,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浪费了儿童的学习精力和时间,必然导致学习质量的和效率的下降。
五、论学前教育
(一)论幼儿期的重要性
他明确指出,幼儿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为人一生的事业,爱好、习惯等方面打下基础,会影响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因此应当重视对这个阶段儿童的研究和教育。
(二)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杜威提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内容主要就是游戏活动。关于游戏的内容,为儿童安排的游戏应当符合儿童的本能和兴趣需要,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
除了游戏以外,杜威还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来组织其他活动课成,如折纸、照料植物、讲故事、唱歌、戏剧表演、制作玩具等。
杜威一生写了许多的教育著作和论文。他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教育》、《今日之教育》、《人的问题》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最系统和最集中的阐述,它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运动的指导纲领,影响深远,同时它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本经典著作。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理论基础。杜威将皮尔斯和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全盘吸收,并有新的发咱蕴含:他情调哲学作为思维的工具的作用。他把哲学看做是人们用来适应环境、整理的一种工具,他认为,哲学必须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必须要以促进社会和政治的发展为目的。杜威分析说只有通过教育活动,使实用主义哲学所宣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人心,普遍地使人们接受,如此才能够发挥哲学地最大的效用。
杜威曾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教育必须从经验,即始终从古人的世纪生活的经验出发。
(二)“社会个人主义”社会观
杜威的教育理论同时又是以他的社会学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的。杜威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观点出发,并接受了19世纪实证主义者的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个人的结合产物,他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比喻成字母与字句的关系。杜威还强调,个人的发展在于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也就是说个人必须要服务于社会,而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观点即表示通过对个人的教育来达到改良社会的要求。
(三)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
杜威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处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心理学也叫“机能主义心理学”。
二、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杜威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论述了教育本质地问题。他提出了三个重要论点来对教育本质进行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地继续不断的改造”。
(一)教育即生长
杜威从其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使儿童的本能生长。
在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方面的本质作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这是他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这一思想成为他的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响亮口号。他分析说,在传统教育中“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他提出书本、教师应是为儿童服务的。主张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杜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本能活动,并把它们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是对卢梭自然力论精髓的继承和发展,当然,儿童中心主义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它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是杜威在其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生物化本能活动的产物,完全否定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这一前提下提出来的,因而是不科学的。杜威一味强调教育要顺应并促进儿童心理本能的发展,要以儿童为中心,却忽略了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制约性。
(二)教育即生活
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在杜威看来,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他认为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根据“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的思想。他要求把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以便从中能培养出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人,这是杜威社会个人主义观点的具体表现。
(三)“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
这一观点是以杜威的主观唯心经验论的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在杜威看来,既然经验是世界的基础,因此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
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儿童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由此他又提出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虽然有一些合理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是唯心主义的。它在论述教育的本质这一问题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能正确地阐明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
实际上杜威是将“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他说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得到乐趣。
四、教学理论
在教学理论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一基本原则。他在论述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时(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是以其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也是在他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批评传统的教学是“三中心”的教学,即以前人的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为中心,而惟独忽略了真正的中心,即儿童本身的活动。杜威要求现代学校要用活动教学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用活动课取代学科课程。
杜威活动教学的主要特点是:(1)以表现和培养儿童的个性为主,即教学中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以儿童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的;(3)儿童从自己的活动、自身经验中学习;(4)教学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也就是说儿童需要学习什么,教学就要适时地提供给他这方面的知识,一切都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总而言之,活动教学要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注重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总的来说,杜威提出的以“从做中学”为核心的活动教学体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僵死状态,为学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但是,由于杜威过分强调活动课成和儿童的直接经验,甚至提出一切知识都要儿童亲子去实践获得,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浪费了儿童的学习精力和时间,必然导致学习质量的和效率的下降。
五、论学前教育
(一)论幼儿期的重要性
他明确指出,幼儿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为人一生的事业,爱好、习惯等方面打下基础,会影响到人的一生的发展,因此应当重视对这个阶段儿童的研究和教育。
(二)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杜威提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内容主要就是游戏活动。关于游戏的内容,为儿童安排的游戏应当符合儿童的本能和兴趣需要,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
除了游戏以外,杜威还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来组织其他活动课成,如折纸、照料植物、讲故事、唱歌、戏剧表演、制作玩具等。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历史类 学前教育史学习笔记 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