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治疗串讲笔记四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12:29:02阅读数:
第四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为中心治疗”,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心里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力”(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第二种势力——行为主义)。
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①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治疗”。他的理论强调治疗者应当创设一个自由的、不具指导色彩的治疗气氛。强调的重点是治疗者应当接纳来访者所表达出来的任何感受,核心技术是澄清这些感受。②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出版为标志。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③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罗杰斯认为,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的,信任自己的,并由自己的内心来评估以及乐于接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过程。研究治疗关系对于改变来访者人格的催化作用。④第四阶段:1970年至1980年。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⑴人性论: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 他称之为“实现倾向”。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
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罗杰期认为,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于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是回避的态度。他还认为,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有机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实现倾向。凡是符合于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所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他认为,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它随个体当时的需要状态而不同。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
③人是可以信任的:他相信每个人都是理发的、自立和自我负责的,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因此人可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迈向自我实现。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建立一种有助于来访者发挥个人潜能,促其自我改变的合作关系。
⑵自我理论:自我理论实际就是人格理论。罗杰斯的人格理论是一种现象学的理论,自我理论强调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中的唯一的动机。
①经验。在以人为中心治疗中,罗杰斯所使用的经验概念是指,来访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②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包括:①对自己身份的界定,②对自我能力的认识,③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经验或肌体的真实的自我相一致的。③价值的条件化:指个体为了满足得到他人积极评价的需要,将生活中重要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观念的一部分。
(3)心理失调的实质及治疗。①心理失调的实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一种是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到自我概念之中;另一种是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第三种是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于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②心理治疗的实质: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是说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四、非指导性治疗的特点: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一种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非指导性心理治疗的基础是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他相信人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他认为治疗者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他对来访者的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他认为只有来访者最知道他的问题,只有来访者自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治疗者不过起着如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作用,协助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促进他的转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态度最为重要。
五、非指导性治疗与指导性治疗的区别:
1.在选择权力上:指导性治疗认为,来访者没有能力自己选择治疗目标,所以要由治疗者为来访者确定心理治疗的目标;非指导性治疗认为,来访者拥有自我选择治疗目标的权利和能力。
2.在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地位上:指导性的治疗认为,治疗者是权威,拥有优越的地位,具有控制和操纵治疗过程的权力,而来访者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非指导性治疗认为,来访者是“主角”,来访者拥有治疗过程的主动权。治疗者是“配角”,治疗者不会分析来访者的谈话,只是跟着来访者的感觉走,让来访者充分表达。
3.在治疗所重视的问题上:指导性治疗重视社会的规范;非指导性治疗重视个体心理上的独立性和保持完整心理状态的权利。
4.对于治疗的结果:指导性治疗注重问题的解决;非指导性治疗重视的是问题背后的来访者这个人的改变与成长。
六、以人为中心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治疗关系。罗杰斯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基本条件。助人成长是治疗关系的本质特征。
七、以人为中心疗法治疗关系的基本特征:①治疗者与来访者两个人有心理上的接触。②来访者大多都陷入一种无助、焦虑与混乱的心理状态。③治疗者处于一种真诚、和谐的状态之中。在治疗关系中,治疗者既是一个真实的个人,又是一个专业的治疗者,治疗者作为一个真诚和谐的个人投入治疗过程,本身就为来访者提供了一种人生示范作用,具有治疗的功能。④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一种无条件的尊重与接纳,当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这种无条件的尊重与接纳时,治疗的效果就会随之出现。⑤治疗者对来访者产生共情,不再从自己的立场和观念看待对方。⑥来访者能够体会到治疗者对自己的尊重和共情。
八、促进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1.真诚:是指治疗者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真诚是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治疗者适时地自我坦露,是一种真诚的表达。
2.无条件的尊重:是指治疗对来访者丝毫不抱任何企图和要求,对对方表示温暖和接纳。无条件的尊重是心理者对来访者的态度,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尊重有以下内涵:①尊重来访者是独特的个体。②尊重来访者的个体价值。③一切为了他人。尊重来访者是为了帮助他们改变那些不适应的行为,一切为了来访者的利益。④开启来访者的内部资源。⑤尊重来访者的自我决定。
3.共情: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可是却永远不能失掉“有如”这个特质就是共情。
共情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治疗者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照标准,进行有效的聆听,设身处地的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②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来访者的认识。③共情并不是完全认同来访者的认知和感受。如同罗杰斯在“共情”的定义中所讲的,不能失去“有如”的本质。④共情还包括治疗者能够通过语言把自己对来访者的感受有效地传达给对方。
九、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实质: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
十、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所发生的变化:1.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2.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3.来访者更加信任自己。4.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5.来访者原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十一、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的七个阶段(了解一下):⑴ 第一阶段:来访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
⑵ 第二阶段:来访者开始“有所动”阶段。⑶ 第三阶段:来访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⑷ 第四阶段:来访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⑸ 第五阶段:来访者能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带有一些迟疑。⑹ 第六阶段:来访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⑺ 第七阶段:由于上一个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来访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不再看的那么重要。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串讲笔记 自考心理治疗串讲笔记四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