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情报学概论”串讲资料(上海大学版)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12:25:59阅读数:
1-1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各种表现和反映,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和物质运动过程都可产生信息和信息运动过程。
1-2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的系统,它是由人员、设备、信息、传递通道、目的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1-3信息:是在信息事业组织管理原则指导下,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制定的信息工作的行动准则和法规。
1-4信息资源:等于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它包括人类社会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利用的各类信息,包括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
1-5信息产业: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活动中与信息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与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直接有关的相关产业的集合。
1-6信息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在国民经济中信息产业的影响力逐步加强,信息产业成为了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 信息产业对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加强。
2-1情报:传递中的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
2-2信息的利用价值:是指其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效益,是利用者在利用信息实现其预期的目的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2-3信息分析研究:是针对拥护需要选择研究课题、通过文献调查和实情调查,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和信息,经过整理、评价、筛选和分析综合,使社会科学信息系统化、综合化、准确化、适用化,并形成各种类型的信息研究报告。
2-4分析情报学学科环境与情报学实践的变化:
(1)内部变化
a、内容由单一向发元化发展,由手工操作为主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B、从信息资源利用来说,一方面是丰富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社会上巨大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
(2)外部变化
a、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社会化、产业化的变化和影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信息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求大情报观。
2-5档案学与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特点?
(1) 对于档案和情报的概念、属性、价值的研究。
(2) 档案工作和情报工作都是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工作基本矛盾和规律,工作性质和基本原则的研究。
(3) 档案和情报事业的发展受政治、的影响较大,因此都有必要通过国家政策,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手段来加以科学的管理。
3-1情报学方法论:是一个在时间上有序的、协调的和统一活动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解决一定的课题,搜集和概括有关信息活动的资料而采取的包括方法、手段、程序和推理的多种方法的具体体现。
3-2信息简化方法:是为解决“信息爆炸”危机而有效地简化和浓缩知识或情报,以利于知识和细腻系需求者能够掌握吸收的手段和方法。
3-3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和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出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4-1信息用户:即在科研、技术、生产、管理、文艺等各种活动中一切利用信息的个人和团体。
4-2信息需求:是指用户以自己方便的形式获取所需信息的需求。
4-3事实信息:各种活动记录、传报的消息和关于各种事件、事实、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积累的资料,把这类非知识型信息称为“事实信息”。
4-4事实信息需求与利用研究的意义?
(1) 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信息日益成为国家、集团和个人日常生活之必需,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方面已经有所调整,以知识型信息为主的信息需求不再是绝对的重心,社会信息需求向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
(2) 一方面是情报学实践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是情报学生存的内外环境变化对情报理论发展的一种推动促使其如此。
4-5知识型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需求的特点?
(1) 知识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前者从已有的理论、观点出发、引用、借鉴、吸收、批判前人的认识而完成自己的认识过程,后者从事实、数据、资料、消息等原料出发,分析综合、验证已有的观点和形成自己新的观点。
(2) 各类型的用户,都有可能同时存在着知识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的需求。
(3) 两种需求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4) 知识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需求是辨证统一的。
4-6比较用户及其需求研究的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
(1)直接调查法
a、 直接调查法是有用户本身参与的调查研究方法。
b、 直接调查法可分为三种:调查表法(这是当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询问法、信息反馈法。
c、 优点的调查可涉及广泛的范围,不受当前用户和潜在用户及具体需求和表达情况的限制,可获得全面、详细、可靠、具体的资料。
(2)间接调查法
a、 间接调查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对与用户有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的方法。
b、 间接调查法的主要类型:伯恩交往观察法(实际上是一种文献调查分析法)、引文统计法、用户资料的调查分析法、情报业务资料分析法。
c、 虽然不与用户直接接触,但它的调查结果客观,可靠、使用灵活、方便,通过分析归纳,综合评价,对比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它同样是了解用户需求的一项重要途径。
5-1信息供给: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可以并且允许提供的信息或信息产品。
5-2信息供需的辨证统一关系?
(1) 信息需求决定信息供给,有什么样的需求将导致有什么样的供给产生。
(2) 信息的供给又反作用于信息需求,好的信息供给刺激用户产生更好的信息需求并寻求满足。
(3) 信息的供需关系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5-3报道服务:信息中心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和信息,经过加工、整理研究之后,及时准备而又全面地报道出去的过程就是报道服务。
5-4参考服务:服务是以个别解答的方式,针对用户的提问,为用户提供有关文献、文献知识和文献调查方法等信息的一种服务方法。
5-5定题信息服务:简称SDI,是信息系统根据用户的咨询提问单,主动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的信息提供。
6-1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存贮、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
6-2文献计量学:是以各类文献为基础,采用数学的方法,对文献规律,文献科学管理及科学技术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6-3文献老化:是指文献内容日渐陈旧,其利用价值逐渐减弱,甚至最终完全丧失其利用价值。
6-4引文耦合:是指当两篇论文共同引用了一篇或数篇相同的文献时,则称这两篇文章具有引文耦合关系。
6-5洛特卡定律:在某一时间里,具有论文数X的著者频率Y与X的平方成反比。
6-6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载体,是各种文献资料的总称。
6-7不同加工层次的信息源及其特点?
(1)零次情报
a、 是正式经过物化之前的情报,是形成一次情报之前的情报形态。包括口头发表、私人通信、实物展示。
b、 数量大、直接性、瞬时性、针对性、适用性、反馈及时。
(2)一次文献
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造的文献,又称原始文献。
(3)二次文献
是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整理以后而形成的一类文献,是专门提供情报线索,供人们查阅信息来源的信息源,也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检索工具,检索类信息源,分为书目、索引和文摘。
(4)三次文献
是在一次、二次文献的基础之上,经过分析研究和综合概括而成的一类文献,主要有综述、百科全书、手册等。
6-8不同载体形式的信息源及其特点?
(1) 印刷型信息源
(2) 缩微型信息源
(3) 视听型信息源
(4) 机读型信息源
6-9口头信息源:是以声波为载体形式交流传播的信息源,其主要传播形式有对话、口述、报告、洽谈等。
6-10图书的种类及其特点?
(1)专著
a、 是指就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内容比较专深的科学著作。
b、 情报量大、密度高。
(2)教科书
a、 是各高等院校和专业的教学用书。
b、 其观点的表述、事实和材料的运用和概括理论体系等方面也有其深入浅出,运用合理,全面完整的独到之处。
(3)工具书
a、 又称参考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检索需要,广泛地汇集有关的知识材料,并按特定的方法排检,以提供资料和线索的专类图书。
b、 分为:知识性工具书、资料性工具书、检索性工具书。
(4)科普读物
是一类以向广大读者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而编撰的图书。
(5)文集
是由多篇文章汇辑而成的图书,按作者的数量可将其分为单一作者文集和多作者文集。
6-11专利文献:是在专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官方文件和有关出版物的总称。
7-1信息社会:就是信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社会。
7-2信息交流:是指人们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进行知识、消息、数据 和事实的有效传递。
7-3比较信息交流各种模式的特点?
(1)非正式交流模式
a、 也称为“直接交流”,是指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直接进行的信息交流,包括交谈、讲演、书信往来、参观访问、讨论、学术会议、交换出版物预印本或油印本。
b、 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大意中交流模式。
c、 最为明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无形的集体”或“看不见的学院”。
d、 优点是:能以嘴快的速度传递信息;选择性强,针对性强;反馈迅速,能及时调整思路,澄清问题,修正错误;有助于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e、 缺点是: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大;直接受益人有限;不便于信息的加工和知识的积累;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可靠程度难以检验;自发性强,不便于管理。
(2)正式交流模式
a、 也称为“间接交流”是指借助于文献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流。
b、 分为:多向主动传递、单向主动传递、多向被动传递、单向被动传递。
c、 多向主动传递是信息中心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类型。单向被动传递是最有效的一种信息传递类型。
(3)综合式交流模式
a、 是指将非正式和正式交流两种形式融合为一,在专职的信息机构的组织作用下,把科学工作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的直接的信息交流。
b、 特点:
(a) 融单向传播和双向交流为一体;
(b) 内容新颖、可靠;
(c) 信息浓缩度高;
(d) 现实性强,能反映动态性信息;
(e) 针对性和选择性强;
(f) 富有启发性,传播效果好。
7-4信息接受方面的障碍及克服方法?
障碍:
(1) 用户信息意识障碍
(2) 语言障碍
a、 语种间的障碍
b、 科学专业术语障碍
c、 检索语言障碍
d、 个人语言障碍
e、 古今语言障碍
(3) 用户判断障碍
(4) 用户吸收障碍
(5) 技术障碍
克服方法:
(1)一方面要加强对信息用户的培训和教育,使用户培训普及化、规范化、经常化。
a、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
b、提高用户对现代化设备和各种新型文献的了解和认识;
c、提高用户本身的语言能力。
(2)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帮助用户。
a、依靠有系统的人工翻译和建立完善的检索刊物体系;
b、努力促进自动翻译的发展;
c、开展科普活动;
d、为用户提供掌握相关知识的工具;
e、建立适合我国图书、情报、档案等系统使用的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提高信息工作者的标引水平。
8-1信息资源管理,简称IRM,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开发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来科学地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8-2文献著录:简称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8-3著录格式:是构成款目的各个项目在载体上的排列顺序及其表述的方式。
8-4著录标目:简称标目,是从著作内容和形式的某一特征指引排检线索的著录项目。
8-5目录:是指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
8-6分析主体法和分类法的异同?
相同处:
(1)主题法和分类法揭示和检索的对象都是各种类型的文献;
(2)主题法和分类法的目的和作用都是用来组织和编排文献的检索工具;
(3)主题法和分类法都是按内容特征组织、揭示、检索文献的方法;
(4)主题法和分类法都需要以事先编制好的词表或分类表为依据,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
不同处:
(1)概念的组织方式不同;
(2)揭示事物的角度不同;
(3)文献的集中与分散情况不同;
(4)概念的表达方式不同;
(5)语言关系的显示方式不同;
(6)组配方法不同;
(7)组织文献的功能不同。
8-7主题法各种类型和特点?(重点)
(1)按主题法词语标识的组配特点可将其分为先组定组式、先组散式和后组式三类。
标题法属于先组定组式,叙词法属于先组散组式,单元词法和叙词法属后组式。
(2)按词语的规范角度可将其分为规范主题法和自由主题法。
a、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都属于规范主题法。
b、关键词法属于自由主题法。
(3)按词语的类型可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叙词法四中,这是当前最常用的对主题法的类型划分方法。
A、主题法中最早出现的一种。
B、叙词法是较先进的一种检索语言,也是当今主题检索语言的最主要类型。它吸取了标题法对词语进行严格规范化和使用参照系统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方法,吸取了单元词法单词组配的后组式特点,严格的遵循概念组配的原则,避免了字面组配的误差和失真,提高了组配语义的准确性,灵活、自由的组配表达各种复杂,新颖和专指度深的主题。
C、单元词是指从自然语言中选取,经过规范处理的,具有独立概念的最基本的词汇单元,即字面上不能再分的名词术语。是一种后组式检索语言,不显示词间的等级关系,不使用词组,参照同不完善。
D、关键词法是一种用自然语言词语来作标识的检索语言,不编制关键词表,而只用“非关键词表”来控制抽词范围,由于它对所选词汇不加或只加少量规范化处理,它的质量较差,但它对编目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不高,编制的速度快,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编制的关键词索引可大大缩短检索刊物的时差。
9-1信息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查询与情报提问中所指定的课题有关的文献或者是用户所需事实,消息的过程。
9-2文献检索工具:是指用以积累、报告和查找文献的工具。
9-3分析各类型的文献检索工具及其特点?(重点)
(1)期刊式检索工具
是在一个固定的名称之下,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检索工具。
A、出版周期短
B、连续出版
C、长期性和积累性
D、便于管理
(2)附录式检索工具
是指不单独出版而附录于有关图书、期刊、文章之后的检索工具。
A、使用方便
B、它为复核和深入研究问题提供了方便
C、论述和评论等三次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往往汇录了大量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
(3)单卷式样检索工具
一般是以一定的专题为内容编制而成的,又称为专题检索工具或专题目录。
具有收录文献丰富齐全,专业性强,编排较为合理,揭示专业文献集中,针对特定范围的服务对象,文献积累时间较长的特点。
(4)卡片式检索工具
把每条款目做成卡片,按一定的方法排列一张张的卡片,形成系列,然后卡按卡片的标识进行查找的检索工具。
A、可随做好随出版,随插入,制作卡片的同时就是积累材料的过程。
B、变动灵活。
C、增减随时,更新方便。
(5)活页式检索工具
指将检索工具以活页的形式出版。避免了书本式检索工具固定、呆板的缺点,又避免了卡片式的检索工具成本高,体积大,不便携带的问题。
(6)胶卷式检索工具
指用胶卷做载体的检索工具,主要有缩微胶卷和缩微卡片。
A、存贮量大,保存期长,不占用很多空间,存贮管理不便。
B、使用时需借助阅读器,需要专门设备保存,保存条件相对也要高一点。
(7)机读式检索工具
是指计算机可读的磁带,光盘,磁盘,磁鼓等。
A、存贮载体价格低、重量轻、容易保存和运输。
B、密度高,记录速度快,容易处理。
C、可以进行转录,款式转换和归并等处理,便于自动编制联合目录和同时使用多种检索工具。
D、可实现多种形式输出。
9-4检索工具书:是指提供文献出处和内容线索的工具书和刊物。是用来查找文献线索的二次文献。
9-5索引:是以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献资料中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为著录对象,按照一定的方式对他们加以编排,注明出处,提供文献线索的检索工具。
9-6文摘:是指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的精确的表达而无须补充解释和评论。
9-7文摘的各种类型和特点?
(1)按信息内容成分划分为社会动态文摘和学术文摘。
社会动态文摘具有现实性,广泛适应性,敏感性等特点。
学术文摘具有理论性,专业性和深刻性。
(2)按选取范围和角度可分为总括性文摘和分选型文摘。
A、总括性文摘反映原始文献的全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文摘。
B、分选型文摘适用于对多主题的重要文献所作的文摘,适用于对水分较多,信息分布零散的论文。
(3)按内容压缩程度划分为指示性文摘和报道性文摘。
A、指示性文摘适用于那些原文篇幅长,内容复杂,在有限的字数内不容易将其中重要的信息反映出来的文摘资料。
B、报道性文摘一般适合用于主题集中,单一的,内容新颖的情报资料。
(4)根据载体和出版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印刷型文摘,机读型文摘,缩微型文摘。
A、印刷型文摘是最早出现和目前最常用的文摘类型。
B、机读型文摘发展速度快,在文摘家族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
C、缩微型文摘存贮密度高,体积小,管理方便。
(5)按编者分为作者文摘和第三者文摘。
A、作者文摘报道速度快,节省人力,经费和时间,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
B、第三者文摘编写规范,内容客观,质量较好。
(6)按文摘发表的时间不同可分为首次文摘、同步文摘、滞后文摘。
A、首次文摘是在原文发表之前先发表的文摘。
B、同步文摘又称期同文摘,是同原文同时发表的文摘。
C、滞后文摘又称期后文摘,是在原文发表以后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文摘。
(7)按刊登地址分为同址文摘和非同址文摘。
A、同址文摘是与原文献刊登在同一资料上的文摘。
B、非同址文摘是与原文刊登在不同资料上的文摘。
9-8百科全书:是汇集人类各学科或某一学科完备的知识,对知识加以总结和概括,全面系统地论述,并以词典的形式进行编排而成的大型工具书。
9-9信息检索语言:又称为信息语言,标引语言,检索语言,信息存贮与检索语言等,它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为把信息的存贮和检索联系起来,为把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而编制的人工语言。
9-10联机检索:就是利用计算机终端,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实时地查找存贮于终端相连的计算机中的有关信息。
10-1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是在分析、探索和掌握人的各种信息功能的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科学提供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各种技术综合出新的人工系统来延长,增强,扩展和补充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10-2信息技术在信息工作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1)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工作的核心,可使信息的加工、存贮、传递和管理工作现代化,与通讯技术相结合,使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应用缩微技术,光盘技术以及声像技术可使信息存贮缩微化,高密度,声像技术还可大大提高信息工作的服务效果。
(2)信息技术在信息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献的采购,编目,分类等一系列信息的传统组织管理环节都可以实现。
A、计算机文献采购系统
B、计算机文献编目系统
C、计算机文献标引系统
D、计算机文献分类系统
E、计算机文摘编制系统
F、计算机文献流通管理系统
(3)光盘存贮技术在信息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光盘可以建立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等多功能多形式的数据库。信息工作人员可义勇光盘数据库系统向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检索和快速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与信息提供服务。
1-2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的系统,它是由人员、设备、信息、传递通道、目的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1-3信息:是在信息事业组织管理原则指导下,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制定的信息工作的行动准则和法规。
1-4信息资源:等于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它包括人类社会各种活动中产生和利用的各类信息,包括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技术。
1-5信息产业: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活动中与信息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与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直接有关的相关产业的集合。
1-6信息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在国民经济中信息产业的影响力逐步加强,信息产业成为了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 信息产业对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加强。
2-1情报:传递中的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知识、消息、数据和事实。
2-2信息的利用价值:是指其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效益,是利用者在利用信息实现其预期的目的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2-3信息分析研究:是针对拥护需要选择研究课题、通过文献调查和实情调查,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和信息,经过整理、评价、筛选和分析综合,使社会科学信息系统化、综合化、准确化、适用化,并形成各种类型的信息研究报告。
2-4分析情报学学科环境与情报学实践的变化:
(1)内部变化
a、内容由单一向发元化发展,由手工操作为主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B、从信息资源利用来说,一方面是丰富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社会上巨大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
(2)外部变化
a、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的社会化、产业化的变化和影响。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信息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求大情报观。
2-5档案学与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特点?
(1) 对于档案和情报的概念、属性、价值的研究。
(2) 档案工作和情报工作都是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都非常重视工作基本矛盾和规律,工作性质和基本原则的研究。
(3) 档案和情报事业的发展受政治、的影响较大,因此都有必要通过国家政策,利用先进的思想和手段来加以科学的管理。
3-1情报学方法论:是一个在时间上有序的、协调的和统一活动体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解决一定的课题,搜集和概括有关信息活动的资料而采取的包括方法、手段、程序和推理的多种方法的具体体现。
3-2信息简化方法:是为解决“信息爆炸”危机而有效地简化和浓缩知识或情报,以利于知识和细腻系需求者能够掌握吸收的手段和方法。
3-3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和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出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4-1信息用户:即在科研、技术、生产、管理、文艺等各种活动中一切利用信息的个人和团体。
4-2信息需求:是指用户以自己方便的形式获取所需信息的需求。
4-3事实信息:各种活动记录、传报的消息和关于各种事件、事实、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积累的资料,把这类非知识型信息称为“事实信息”。
4-4事实信息需求与利用研究的意义?
(1) 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情况下,信息日益成为国家、集团和个人日常生活之必需,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方面已经有所调整,以知识型信息为主的信息需求不再是绝对的重心,社会信息需求向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
(2) 一方面是情报学实践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是情报学生存的内外环境变化对情报理论发展的一种推动促使其如此。
4-5知识型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需求的特点?
(1) 知识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前者从已有的理论、观点出发、引用、借鉴、吸收、批判前人的认识而完成自己的认识过程,后者从事实、数据、资料、消息等原料出发,分析综合、验证已有的观点和形成自己新的观点。
(2) 各类型的用户,都有可能同时存在着知识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的需求。
(3) 两种需求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4) 知识信息需求和事实信息需求是辨证统一的。
4-6比较用户及其需求研究的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
(1)直接调查法
a、 直接调查法是有用户本身参与的调查研究方法。
b、 直接调查法可分为三种:调查表法(这是当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询问法、信息反馈法。
c、 优点的调查可涉及广泛的范围,不受当前用户和潜在用户及具体需求和表达情况的限制,可获得全面、详细、可靠、具体的资料。
(2)间接调查法
a、 间接调查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对与用户有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的方法。
b、 间接调查法的主要类型:伯恩交往观察法(实际上是一种文献调查分析法)、引文统计法、用户资料的调查分析法、情报业务资料分析法。
c、 虽然不与用户直接接触,但它的调查结果客观,可靠、使用灵活、方便,通过分析归纳,综合评价,对比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它同样是了解用户需求的一项重要途径。
5-1信息供给: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可以并且允许提供的信息或信息产品。
5-2信息供需的辨证统一关系?
(1) 信息需求决定信息供给,有什么样的需求将导致有什么样的供给产生。
(2) 信息的供给又反作用于信息需求,好的信息供给刺激用户产生更好的信息需求并寻求满足。
(3) 信息的供需关系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5-3报道服务:信息中心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到的大量文献资料和信息,经过加工、整理研究之后,及时准备而又全面地报道出去的过程就是报道服务。
5-4参考服务:服务是以个别解答的方式,针对用户的提问,为用户提供有关文献、文献知识和文献调查方法等信息的一种服务方法。
5-5定题信息服务:简称SDI,是信息系统根据用户的咨询提问单,主动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的信息提供。
6-1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存贮、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
6-2文献计量学:是以各类文献为基础,采用数学的方法,对文献规律,文献科学管理及科学技术动态特征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6-3文献老化:是指文献内容日渐陈旧,其利用价值逐渐减弱,甚至最终完全丧失其利用价值。
6-4引文耦合:是指当两篇论文共同引用了一篇或数篇相同的文献时,则称这两篇文章具有引文耦合关系。
6-5洛特卡定律:在某一时间里,具有论文数X的著者频率Y与X的平方成反比。
6-6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载体,是各种文献资料的总称。
6-7不同加工层次的信息源及其特点?
(1)零次情报
a、 是正式经过物化之前的情报,是形成一次情报之前的情报形态。包括口头发表、私人通信、实物展示。
b、 数量大、直接性、瞬时性、针对性、适用性、反馈及时。
(2)一次文献
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造的文献,又称原始文献。
(3)二次文献
是对一次文献的加工整理以后而形成的一类文献,是专门提供情报线索,供人们查阅信息来源的信息源,也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检索工具,检索类信息源,分为书目、索引和文摘。
(4)三次文献
是在一次、二次文献的基础之上,经过分析研究和综合概括而成的一类文献,主要有综述、百科全书、手册等。
6-8不同载体形式的信息源及其特点?
(1) 印刷型信息源
(2) 缩微型信息源
(3) 视听型信息源
(4) 机读型信息源
6-9口头信息源:是以声波为载体形式交流传播的信息源,其主要传播形式有对话、口述、报告、洽谈等。
6-10图书的种类及其特点?
(1)专著
a、 是指就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内容比较专深的科学著作。
b、 情报量大、密度高。
(2)教科书
a、 是各高等院校和专业的教学用书。
b、 其观点的表述、事实和材料的运用和概括理论体系等方面也有其深入浅出,运用合理,全面完整的独到之处。
(3)工具书
a、 又称参考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检索需要,广泛地汇集有关的知识材料,并按特定的方法排检,以提供资料和线索的专类图书。
b、 分为:知识性工具书、资料性工具书、检索性工具书。
(4)科普读物
是一类以向广大读者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而编撰的图书。
(5)文集
是由多篇文章汇辑而成的图书,按作者的数量可将其分为单一作者文集和多作者文集。
6-11专利文献:是在专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官方文件和有关出版物的总称。
7-1信息社会:就是信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社会。
7-2信息交流:是指人们借助于相应的符号系统进行知识、消息、数据 和事实的有效传递。
7-3比较信息交流各种模式的特点?
(1)非正式交流模式
a、 也称为“直接交流”,是指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直接进行的信息交流,包括交谈、讲演、书信往来、参观访问、讨论、学术会议、交换出版物预印本或油印本。
b、 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大意中交流模式。
c、 最为明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无形的集体”或“看不见的学院”。
d、 优点是:能以嘴快的速度传递信息;选择性强,针对性强;反馈迅速,能及时调整思路,澄清问题,修正错误;有助于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e、 缺点是: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大;直接受益人有限;不便于信息的加工和知识的积累;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可靠程度难以检验;自发性强,不便于管理。
(2)正式交流模式
a、 也称为“间接交流”是指借助于文献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流。
b、 分为:多向主动传递、单向主动传递、多向被动传递、单向被动传递。
c、 多向主动传递是信息中心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类型。单向被动传递是最有效的一种信息传递类型。
(3)综合式交流模式
a、 是指将非正式和正式交流两种形式融合为一,在专职的信息机构的组织作用下,把科学工作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的直接的信息交流。
b、 特点:
(a) 融单向传播和双向交流为一体;
(b) 内容新颖、可靠;
(c) 信息浓缩度高;
(d) 现实性强,能反映动态性信息;
(e) 针对性和选择性强;
(f) 富有启发性,传播效果好。
7-4信息接受方面的障碍及克服方法?
障碍:
(1) 用户信息意识障碍
(2) 语言障碍
a、 语种间的障碍
b、 科学专业术语障碍
c、 检索语言障碍
d、 个人语言障碍
e、 古今语言障碍
(3) 用户判断障碍
(4) 用户吸收障碍
(5) 技术障碍
克服方法:
(1)一方面要加强对信息用户的培训和教育,使用户培训普及化、规范化、经常化。
a、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
b、提高用户对现代化设备和各种新型文献的了解和认识;
c、提高用户本身的语言能力。
(2)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帮助用户。
a、依靠有系统的人工翻译和建立完善的检索刊物体系;
b、努力促进自动翻译的发展;
c、开展科普活动;
d、为用户提供掌握相关知识的工具;
e、建立适合我国图书、情报、档案等系统使用的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提高信息工作者的标引水平。
8-1信息资源管理,简称IRM,是指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中被开发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来科学地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8-2文献著录:简称著录,是指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8-3著录格式:是构成款目的各个项目在载体上的排列顺序及其表述的方式。
8-4著录标目:简称标目,是从著作内容和形式的某一特征指引排检线索的著录项目。
8-5目录:是指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
8-6分析主体法和分类法的异同?
相同处:
(1)主题法和分类法揭示和检索的对象都是各种类型的文献;
(2)主题法和分类法的目的和作用都是用来组织和编排文献的检索工具;
(3)主题法和分类法都是按内容特征组织、揭示、检索文献的方法;
(4)主题法和分类法都需要以事先编制好的词表或分类表为依据,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
不同处:
(1)概念的组织方式不同;
(2)揭示事物的角度不同;
(3)文献的集中与分散情况不同;
(4)概念的表达方式不同;
(5)语言关系的显示方式不同;
(6)组配方法不同;
(7)组织文献的功能不同。
8-7主题法各种类型和特点?(重点)
(1)按主题法词语标识的组配特点可将其分为先组定组式、先组散式和后组式三类。
标题法属于先组定组式,叙词法属于先组散组式,单元词法和叙词法属后组式。
(2)按词语的规范角度可将其分为规范主题法和自由主题法。
a、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都属于规范主题法。
b、关键词法属于自由主题法。
(3)按词语的类型可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叙词法四中,这是当前最常用的对主题法的类型划分方法。
A、主题法中最早出现的一种。
B、叙词法是较先进的一种检索语言,也是当今主题检索语言的最主要类型。它吸取了标题法对词语进行严格规范化和使用参照系统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方法,吸取了单元词法单词组配的后组式特点,严格的遵循概念组配的原则,避免了字面组配的误差和失真,提高了组配语义的准确性,灵活、自由的组配表达各种复杂,新颖和专指度深的主题。
C、单元词是指从自然语言中选取,经过规范处理的,具有独立概念的最基本的词汇单元,即字面上不能再分的名词术语。是一种后组式检索语言,不显示词间的等级关系,不使用词组,参照同不完善。
D、关键词法是一种用自然语言词语来作标识的检索语言,不编制关键词表,而只用“非关键词表”来控制抽词范围,由于它对所选词汇不加或只加少量规范化处理,它的质量较差,但它对编目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不高,编制的速度快,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编制的关键词索引可大大缩短检索刊物的时差。
9-1信息检索:就是从大量的文献中查询与情报提问中所指定的课题有关的文献或者是用户所需事实,消息的过程。
9-2文献检索工具:是指用以积累、报告和查找文献的工具。
9-3分析各类型的文献检索工具及其特点?(重点)
(1)期刊式检索工具
是在一个固定的名称之下,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检索工具。
A、出版周期短
B、连续出版
C、长期性和积累性
D、便于管理
(2)附录式检索工具
是指不单独出版而附录于有关图书、期刊、文章之后的检索工具。
A、使用方便
B、它为复核和深入研究问题提供了方便
C、论述和评论等三次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目录,往往汇录了大量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
(3)单卷式样检索工具
一般是以一定的专题为内容编制而成的,又称为专题检索工具或专题目录。
具有收录文献丰富齐全,专业性强,编排较为合理,揭示专业文献集中,针对特定范围的服务对象,文献积累时间较长的特点。
(4)卡片式检索工具
把每条款目做成卡片,按一定的方法排列一张张的卡片,形成系列,然后卡按卡片的标识进行查找的检索工具。
A、可随做好随出版,随插入,制作卡片的同时就是积累材料的过程。
B、变动灵活。
C、增减随时,更新方便。
(5)活页式检索工具
指将检索工具以活页的形式出版。避免了书本式检索工具固定、呆板的缺点,又避免了卡片式的检索工具成本高,体积大,不便携带的问题。
(6)胶卷式检索工具
指用胶卷做载体的检索工具,主要有缩微胶卷和缩微卡片。
A、存贮量大,保存期长,不占用很多空间,存贮管理不便。
B、使用时需借助阅读器,需要专门设备保存,保存条件相对也要高一点。
(7)机读式检索工具
是指计算机可读的磁带,光盘,磁盘,磁鼓等。
A、存贮载体价格低、重量轻、容易保存和运输。
B、密度高,记录速度快,容易处理。
C、可以进行转录,款式转换和归并等处理,便于自动编制联合目录和同时使用多种检索工具。
D、可实现多种形式输出。
9-4检索工具书:是指提供文献出处和内容线索的工具书和刊物。是用来查找文献线索的二次文献。
9-5索引:是以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献资料中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为著录对象,按照一定的方式对他们加以编排,注明出处,提供文献线索的检索工具。
9-6文摘:是指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的精确的表达而无须补充解释和评论。
9-7文摘的各种类型和特点?
(1)按信息内容成分划分为社会动态文摘和学术文摘。
社会动态文摘具有现实性,广泛适应性,敏感性等特点。
学术文摘具有理论性,专业性和深刻性。
(2)按选取范围和角度可分为总括性文摘和分选型文摘。
A、总括性文摘反映原始文献的全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文摘。
B、分选型文摘适用于对多主题的重要文献所作的文摘,适用于对水分较多,信息分布零散的论文。
(3)按内容压缩程度划分为指示性文摘和报道性文摘。
A、指示性文摘适用于那些原文篇幅长,内容复杂,在有限的字数内不容易将其中重要的信息反映出来的文摘资料。
B、报道性文摘一般适合用于主题集中,单一的,内容新颖的情报资料。
(4)根据载体和出版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印刷型文摘,机读型文摘,缩微型文摘。
A、印刷型文摘是最早出现和目前最常用的文摘类型。
B、机读型文摘发展速度快,在文摘家族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
C、缩微型文摘存贮密度高,体积小,管理方便。
(5)按编者分为作者文摘和第三者文摘。
A、作者文摘报道速度快,节省人力,经费和时间,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
B、第三者文摘编写规范,内容客观,质量较好。
(6)按文摘发表的时间不同可分为首次文摘、同步文摘、滞后文摘。
A、首次文摘是在原文发表之前先发表的文摘。
B、同步文摘又称期同文摘,是同原文同时发表的文摘。
C、滞后文摘又称期后文摘,是在原文发表以后一段时间内所发表的文摘。
(7)按刊登地址分为同址文摘和非同址文摘。
A、同址文摘是与原文献刊登在同一资料上的文摘。
B、非同址文摘是与原文刊登在不同资料上的文摘。
9-8百科全书:是汇集人类各学科或某一学科完备的知识,对知识加以总结和概括,全面系统地论述,并以词典的形式进行编排而成的大型工具书。
9-9信息检索语言:又称为信息语言,标引语言,检索语言,信息存贮与检索语言等,它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为把信息的存贮和检索联系起来,为把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而编制的人工语言。
9-10联机检索:就是利用计算机终端,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实时地查找存贮于终端相连的计算机中的有关信息。
10-1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是在分析、探索和掌握人的各种信息功能的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科学提供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各种技术综合出新的人工系统来延长,增强,扩展和补充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10-2信息技术在信息工作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1)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工作的核心,可使信息的加工、存贮、传递和管理工作现代化,与通讯技术相结合,使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应用缩微技术,光盘技术以及声像技术可使信息存贮缩微化,高密度,声像技术还可大大提高信息工作的服务效果。
(2)信息技术在信息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献的采购,编目,分类等一系列信息的传统组织管理环节都可以实现。
A、计算机文献采购系统
B、计算机文献编目系统
C、计算机文献标引系统
D、计算机文献分类系统
E、计算机文摘编制系统
F、计算机文献流通管理系统
(3)光盘存贮技术在信息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光盘可以建立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专利文献数据库等多功能多形式的数据库。信息工作人员可义勇光盘数据库系统向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检索和快速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与信息提供服务。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串讲笔记 2006年4月“情报学概论”串讲资料(上海大学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