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总结17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05:46:17阅读数:
321.集中式优点:统一的、集中的、专业化的资源管理和控制,有利于企业全部信息资源的协调和平衡;系统具有整体性,有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和操作规范,有利于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控制.
322.分散式:的极端形式是将信息资源分别置于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之下,信息系统开发活动、开发人员、数据存储都采取分散的形式.
323.分散式的优点:能满足各部门内部的信息需求,各部门对信息资源的控制、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
324.信息中心的任务:是负责总体规划、协调,全局数据库设、维护以及指导各部门用户的开发、维护工作.
325.信息中心各组成部分:系统开发组、系统维护组、计算机运行组、数据库管理组、网络组.
326.安全性:是指应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而采取的安全和保密手段.
327.可靠性控制:主要指防止来自系统内部的差错、故障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328.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1)自然灾害、偶然事件.
(2)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和窃取,使系统的软件遭泄密和破坏.
(3)数据的非法篡改、盗用或破坏.
(4)硬件故障.
329.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
(1)物理安全控制.
(2)人员及管理控制.
(3)存取控制.
(4)数据加密.
330.存取控制:是在共享资源条件下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通过用户鉴别,获得使用计算机权的用户,应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用户权限进行存取,称为存取控制.
331.信息系统可靠性:是指在运行中能抵御各种外界干扰、正常工作的能力.
332.实用的可靠性措施有:
(1)设备冗余技术
(2)负荷分布技术
(3)系统重新组合技术
333.双工方式:是指一台设备联机运行,另一台同样的设备处于脱机后备状态或处理其他事务.当联机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脱机设备切换为联机运行.
334.双机方式:则是由两台同样的设备并联完成相同的任务,处理相同的信息,然后比较两者的处理结果,相互校对.只有当处理结果一致时,才可认定处理是正确的,可继续进行;如处理结果不一致时要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双机系统下有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另一台可照常工作.
335.系统评价:系统转换投入运行后,运行结果是否达到开发的预期目标,还存在哪些缺陷,应该如何维护和改进,需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分析称为系统评价.
336.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驱动因素,有以下三种:
(1)降低库存、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2)提高产品响应市场的能力.客户的响应速度和灵活度、订单履行率等.
(3)提高集团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337.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的技术性能,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响应时间、容错性、使用效率等.
338.性能评价指标:
(1)提供用户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2)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3)系统运行效率
(4)信息中心工作质量
339.系统维护的目的:保证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善和提高,始终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
340.系统维护的内容:
(1)应用软件维护
(2)数据维护
(3)代码维护
(4)硬件设备维护
341.应用软件系统维护:是指对已开发投入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局部修改或改进的活动.
342.重新开发:则是指对正在运行的系统要进行重大的改动,需重新开发一个新系统来取代它.
343.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344.完善性维护:就是在应用软件系统使用期为不断改善和加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进行的维护工作.
345.适应性维护:是指为了让应用软件系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工作.
346.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1)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2)数据库的正确性保护、转储与恢复;
(3)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347.重组织: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记录的存储位置.
348.重构造:改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349.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
(1)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2)子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3)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
(4)文档管理制度
(5)应用软件维护制度
322.分散式:的极端形式是将信息资源分别置于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之下,信息系统开发活动、开发人员、数据存储都采取分散的形式.
323.分散式的优点:能满足各部门内部的信息需求,各部门对信息资源的控制、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
324.信息中心的任务:是负责总体规划、协调,全局数据库设、维护以及指导各部门用户的开发、维护工作.
325.信息中心各组成部分:系统开发组、系统维护组、计算机运行组、数据库管理组、网络组.
326.安全性:是指应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不受来自系统外部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防止非法使用者对系统资源,特别是信息的非法使用而采取的安全和保密手段.
327.可靠性控制:主要指防止来自系统内部的差错、故障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328.影响安全性的因素:
(1)自然灾害、偶然事件.
(2)软件的非法删改、复制和窃取,使系统的软件遭泄密和破坏.
(3)数据的非法篡改、盗用或破坏.
(4)硬件故障.
329.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
(1)物理安全控制.
(2)人员及管理控制.
(3)存取控制.
(4)数据加密.
330.存取控制:是在共享资源条件下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通过用户鉴别,获得使用计算机权的用户,应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用户权限进行存取,称为存取控制.
331.信息系统可靠性:是指在运行中能抵御各种外界干扰、正常工作的能力.
332.实用的可靠性措施有:
(1)设备冗余技术
(2)负荷分布技术
(3)系统重新组合技术
333.双工方式:是指一台设备联机运行,另一台同样的设备处于脱机后备状态或处理其他事务.当联机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脱机设备切换为联机运行.
334.双机方式:则是由两台同样的设备并联完成相同的任务,处理相同的信息,然后比较两者的处理结果,相互校对.只有当处理结果一致时,才可认定处理是正确的,可继续进行;如处理结果不一致时要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双机系统下有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另一台可照常工作.
335.系统评价:系统转换投入运行后,运行结果是否达到开发的预期目标,还存在哪些缺陷,应该如何维护和改进,需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分析称为系统评价.
336.企业建立信息系统的驱动因素,有以下三种:
(1)降低库存、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2)提高产品响应市场的能力.客户的响应速度和灵活度、订单履行率等.
(3)提高集团管理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337.性能评价:着重评价系统的技术性能,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响应时间、容错性、使用效率等.
338.性能评价指标:
(1)提供用户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
(2)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3)系统运行效率
(4)信息中心工作质量
339.系统维护的目的:保证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善和提高,始终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
340.系统维护的内容:
(1)应用软件维护
(2)数据维护
(3)代码维护
(4)硬件设备维护
341.应用软件系统维护:是指对已开发投入运行的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局部修改或改进的活动.
342.重新开发:则是指对正在运行的系统要进行重大的改动,需重新开发一个新系统来取代它.
343.应用软件系统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适应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344.完善性维护:就是在应用软件系统使用期为不断改善和加强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所进行的维护工作.
345.适应性维护:是指为了让应用软件系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维护工作.
346.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1)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2)数据库的正确性保护、转储与恢复;
(3)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
347.重组织: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记录的存储位置.
348.重构造:改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349.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
(1)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2)子系统操作员操作制度
(3)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
(4)文档管理制度
(5)应用软件维护制度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学习笔记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总结17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