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北京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4 06:22:43阅读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2. 详细记述了“郑伯克段于焉”这则历史事件的是
A. 《国语》 B. 《左传》
C. 《逸周书》 D. 《战国策》
3. 被鲁迅先生视为“晚周诸子,莫能先也”的散文著作是
A. 《孟子》 B. 《庄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4. 诸子散文显露着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的是
A. 《老子》 B. 《论语》
C. 《墨子》 D. 《荀子》
5. 屈原《九章》中仍沿袭《诗经》
A. 《哀郢》 B. 《怀沙》
C. 《惜诵》 D. 《桔颂》
6. 在汉大赋这一文体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是西汉时期的
A. 《吊屈原赋》 B. 《士不遇赋》
C. 《七发》 D. 《子虚赋》
7. 西汉作品《举贤良对策》的作者是
A. 扬雄 B. 董仲舒
C. 东方朔 D. 刘安
8. 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时代已经开始的作品是
A. 张衡《同声歌》 B. 梁鸿《无噫歌》
C. 《孔雀东南飞》 D. 《古诗十九首》
9. 东汉游性散文《封禅仪记》的作者是
A. 马第伯 B. 王充
C. 王符 D. 蔡邕
10. 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的诗人是
A. 曹操 B. 王粲
C. 曹植 D. 陈琳
11. 晋代著名的游仙诗人是
A. 郭璞 B. 孙绰
C. 许询 D. 傅玄
12. 西晋时期,“善为哀诔之文”的作家是
A. 潘岳 B. 陆机
C. 张华 D. 刘琨
13. 陶渊明诗魂融完整,意境高远。这是因为他对田园的描写
A. 重写实 B. 重自然景物的工笔描写
C. 富于哲理 D. 以景写意
14. 唐代自号“四明狂客”的诗人是
A. 张旭 B. 张若虚
C. 包融 D. 贺知章
15. 安史之乱前,杜甫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是
A. 沉郁顿挫 B. 壮美
C. 俊逸 D. 清新自然
16. 中唐“以文为诗”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刘禹锡
17. 中唐提出“复性说”的古文家是
A. 李翱 B. 皇甫湜
C. 沈亚之 D. 樊宗师
18. 有“俊爽”、“雄姿英发”之称的晚唐诗人是
A. 李商隐 B. 温庭筠
C. 杜牧 D. 皮日修
19. 被称为“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擎”的中唐诗人是
A. 韦应物 B. 刘长卿
C. 戴叔伦 D. 钱起
20. 下列篇章中属于白居易“杂律诗”的是
A. 《归田三首》 B. 《买花》
C. 《秦中吟》 D. 《钱塘春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 下列特征属于 《吕氏春秋》的有
A. 融汇百家之说 B. 以道家黄老学派观点为主
C. 由一位作者完成 D. 善用寓言和比喻说理
E. 完成于春秋时期
22. 下列作品属于骚体赋的有
A. 《吊屈原赋》 B. 《士不遇赋》
C. 《子虚赋》 D. 《灵光殿赋》
E. 《上林赋》
23. 下列各特点属于南朝乐府民歌的有
A. 内容广泛,情感真实 B. 多长篇,善叙事
C. 语言明白晓畅,清新自然 D. 多用双关隐语
E. 《西州曲》为其代表作
24. 下列各特点属于高适的边塞诗创作的有
A. 详细真实地描写了军旅生活 B. 思想深刻、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内容
C. 凝重深沉,挥茫苍老 D. 不习惯使用乐府旧题
E. 多用七言歌行体
25. 下列诗人对中唐“新乐府”创作做出过贡献的有
A. 李绅 B. 元稹
C. 张籍 D. 王建
E. 白居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 《春秋》
27. 左思风力
28. 花间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9.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30. 举例说明《韩非子》语言的艺术成就。
31. 简述谢灵运对山水诗的贡献。
32. 简述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3. 以《蜀道难》为例,说明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色。
33. 举例说明《史记》塑造悲剧人物的艺术方法。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文学类 2003年4月北京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