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4 07:05:30阅读数: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
课程代码:0568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先秦时代的婚姻家庭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习惯
B.礼
C.律
D.礼、律并用
2.小张的父母不顾小张的反对,强迫其嫁给王某.为此,王某给小张父母10万元人民币.小张父母的行为构成了( )
A.买卖婚姻
B.包办婚姻
C.借婚姻索取财物
D.借婚姻骗取财物
3.李某丈夫的嫂子是李某的( )
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
C.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D.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4.我国《婚姻法》用代数的不同来表示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按照我国亲等计算方法,某人与其哥哥属于( )
A.二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B.二代以内的直系血亲
C.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D.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
5.21岁的女孩张某被人贩子拐骗去外地,被迫与李某登记结婚.该婚姻属于( )
A.无效婚姻
B.可撤销婚姻
C.有效婚姻
D.事实婚姻
6.我国《婚姻法》采用的结婚法定程序是( )
A.登记制
B.仪式制
C.登记与仪式结合制
D.备案制
7.甲男于2005年与乙女结婚.甲婚前拥有价值10万元的股票,因股价上涨,甲于2008年初将股票抛出,得款人民币15万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价值10万元的股票因两人结婚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B.股票是甲的婚前个人财产,但因股票被抛出并得款15万元是在两人婚后,故15万元为夫妻共同财产
C.15万元均为甲的个人财产
D.股票增值部分人民币5万元为夫妻共同财产
8.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各有姓名权,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婚姻自由原则
B.一夫一妻原则
C.男女平等原则
D.保护妇女权益原则
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进行人工受精,所生育的子女应视为( )
A.夫妻双方的非婚生子女
B.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
C.妻子一方的子女
D.丈夫一方的子女
10.47周岁的甲某妻子逝世后与5周岁儿子相依为命,想收养一个女儿.下列可依法收养的是( )
A.福利院抚养的10周岁残疾女童
B.福利院抚养的10周岁的孤女
C.福利院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6周岁女童
D.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6周岁女童
11.甲某为现役军人,2000年与乙某结婚,婚后两人长期两地分居.甲某于2004年与军队驻地一女子同居至今,乙某得知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离婚.对此法院( )
A.是否判决离婚须经甲某同意
B.是否判决离婚须部队机关同意
C.不得判决离婚
D.调解无效的,判决离婚
12.某甲与某乙已登记结婚,但未同居,也未举行婚礼.之后某甲后悔与某乙结婚,甲某要解除与乙某的婚姻关系,应采取的方式是( )
A.调解
B.宣布婚姻无效
C.离婚
D.撤销结婚登记
13.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因乙身体不好,甲为给乙治病曾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钱2万元.该2万元债务,应视为( )
A.甲的个人债务
B.乙的个人债务
C.甲乙的共同债务
D.乙应承担大部分债务,甲承担小部分债务
14.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 )
A.应当少分
B.应当不分
C.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D.应当均等分割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的离婚适用( )
A.外国人国籍国法律
B.婚姻缔结地法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D.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下列情形中符合我国《婚姻法》基本原则的是( )
A.王某已婚,婚后背着自己的妻子与其初恋情人以夫妻名义同居
B.甲与乙准备结婚,在甲的父母发表了对乙的看法后,甲决定不与乙结婚
C.刘某经常打骂妻子
D.秦某(男)与赵某(女)准备结婚,赵某的父母要求秦某必须送5万元彩礼,否则就不让女儿结婚,赵某对父母的要求不予理睬与秦某登记结婚
17.下列属于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渊源的包括( )
A.宪法
B.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定的规章
C.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D.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18.孙某(男)与钱某(女)是同学,1990年两人开始恋爱,并于1992年5月举办了婚礼,但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此时两人均为25周岁,两人开始同居生活,周围邻居和同事也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1996年孙某离家到外地工作,认识了生意伙伴刘某(女),两人产生了感情,并以夫妻的名义公开同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孙某与钱某的关系巳构成事实婚姻
B.孙某与钱某的关系属于同居关系
C.孙某与刘某的行为构成重婚
D.钱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
19.扶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婚姻法》对扶养一词采狭义的解释,是指( )
A.配偶之间的相互供养
B.父母对子女的养育
C.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供养
D.子女对父母的赡养
20.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夫妻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夫妻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B.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不能享有继承权
C.已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不能享有继承权
D.夫妻相互继承遗产时,应首先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1.按照各国立法的惯例,对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可分为( )
A.生前认领
B.死后认领
C.强制认领
D.自愿认领
22.甲乙系父子,二人长期关系不和.1999年乙19周岁时,双方签订一份协议,协议中约定:甲乙从此脱离父子关系,甲不负责给乙盖结婚用房,乙也无须为甲养老,双方从此不再往来.该协议履行至2006年,乙已结婚生子,甲突发疾病失去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经济来源,遂向乙索要赡养费用,乙以协议为由拒绝支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此协议签订时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甲无权再向乙索要赡养费用
B.不论协议签订时双方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此协议均属无效
C.由于协议签订时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协议有效.但甲享有撤销权,故乙仍须向甲支付赡养费用
D.赡养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不能以协议的形式予以免除,故乙仍须向甲支付赡养费用
23.依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祖父母、外祖父母负担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义务的条件有( )
A.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
B.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的父母已经死亡或无力抚养
C.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的父母不愿意抚养
D.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未cheng年
24.中国古代离婚法中的"三不去"是指( )
A.有所受而无所归不去
B.尝更三年丧不去
C.贱娶贵不去
D.有恶疾不去
25.甲与乙于1998年8月结婚,2002年5月二人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下列各项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分割的有( )
A.甲在2002年1月出版一本专著,拿到一笔2万元的稿费
B.乙所在单位拖欠乙从2001年6月至2002年1月的工资,乙拿到拖欠的工资,共计1万元
C.2002年3月,乙的伯父死亡,其遗嘱指明将财产遗赠给乙一人所有,价值4万余元
D.甲2001年6月购买的用于参加国际会议的一套高级西装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婚姻家庭法
27.虐待
28.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
29.亲权
30.非婚生子女的准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简述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无效的原因.
32.简述离婚时经济帮助的条件.
五、论述题(14分)
33.试述在适用我国现行的约定夫妻财产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34.甲男与乙女经人介绍于1999年2月登记结婚,共同居住在甲单位分配的公房.婚后甲迷上了赌博,经常彻夜不归,对乙生活极少关心,不承担家务,也不负担家庭开支.虽经乙多次规劝,甲仍我行我素.无奈乙于2008年3月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解决住房问题.甲表示,坚决不同意离婚,如果法院判决离婚,目前住房由他本人继续租赁使用,乙应无条件搬出.以上争议,虽经多次调解,仍未达成协议,乙坚持离婚.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①在甲坚持不离婚的情况下,法院可否判决双方离婚?
②如何解决双方当事人对住房间题的争议?(8分)
35.14岁的张丽与23岁的宋艳系同胞姐妹.宋艳自幼年被宋氏夫妇收养时起遂与亲生父母失去了联系.2007年9月,张丽父亲在建筑工地事故中丧生,母亲李双急病交加,卧床不起,张丽从此失去生活依靠.后经多方探寻,找到宋艳,请求其看在姐妹情份上供给张丽生活费,遭到宋艳拒绝.张丽一气之下将宋艳告上法庭,要求宋艳对自己尽抚养义务,每月供给450元抚养费.
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①张丽要求宋艳每月供给其450元抚养费的诉讼请求,应否予以支持?
②李双能否以自己生活困难为由,要求宋艳解除与宋氏夫妇的收养关系,并赡养自己?
③如果经此诉讼,宋艳与宋氏夫妇的关系恶化,宋艳能否请求解除收养关系?(16分)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历年真题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